國內俗稱的「血管瘤」常和「血管畸形」混淆,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類疾病,各有不同的特性及治療方法,我們將分別撰文介紹。
「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非惡性腫瘤,它是皮膚血管異常增生或血管擴張,所引起的各種血管腫瘤及血管性胎記,最常見的類型為嬰兒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本文所稱的血管瘤泛指嬰兒血管瘤。
嬰兒血管瘤簡介
什麼是(嬰兒)血管瘤?
(嬰兒)血管瘤是一種很常見的、非惡性的且不會傳染的血管內膜腫瘤,也是最常見的血管性胎記,由不正常的血管內壁細胞增生,通常於出生或出生後的幾週內產生,在經驗過一段增生期快速生長後,多數會經過幾年的時間慢慢退化消失。
血管瘤發展過程分為增生期及退化期兩階段。增生期是自寶寶出生後起至一歲前後發生,此時新生兒血管瘤呈鮮紅色,且生長速度非常快,主要是血管內皮細胞快速增生。寶寶一至兩歲後,(嬰兒)血管瘤入退化期,此時(嬰兒)血管瘤顏色逐漸變淺減小,許多原先紅色的地方慢慢變白,血管內皮細胞萎縮退化,且有脂肪細胞浸潤現象。依據國外資深醫師的經驗,舊的說法是平均來說(嬰兒)血管瘤在五歲之前有50%至65%會自然消退,在病友七歲之前有70%會自然消退,到病友九歲時有90%會自然消退。李建智醫師根據臺大陳明庭教授長久累計的病例統計發現,臺灣在地的資料顯示,國內血管瘤退化的曲線比國外早,大約七歲前就會退化完成。但是消退後的皮膚上可能會遺留下明顯的疤痕、血管擴張痕跡。一般來說,越早退化殘留的痕跡越輕微,但是醫生還是很難事先預測消退後是否遺留影響以及明顯可見的程度。
(嬰兒)血管瘤類別和發生率
(嬰兒)血管瘤是最常見的新生兒良性腫瘤非惡性),美國兒科醫學會 (AAP)推估嬰兒發生機率大約是5%;臺灣醫界的統計則是1%至2.6%間,若依內政部2021年全國出生數15萬3820人估計,估計一年約有3,500個(嬰兒)血管瘤新生兒誕生。40%的(嬰兒)血管瘤病友在出生時侯,就有(嬰兒)血管瘤存在,依Valdo(1983年發表)的資料,60%(嬰兒)血管瘤發生在頭頸部。
(嬰兒)血管瘤可分為表淺型、深層型和混合型。
- 表淺型:約六成的嬰兒血管瘤是表淺型,通常外觀看起來是一塊塊亮紅色的斑塊,斑塊上有像草莓表面的突起,因此這型血管瘤也被稱為「草莓型血管瘤」。
- 深層型:位於深層的真皮或血下組織因位置較深,外觀看起來呈現淡藍色至紫色,這類血管瘤一開始可能會被忽略,直到幾週後越來越明顯才會被發現,由於邊界不明顯,有機會看到腫瘤表淺處的微血管或靜脈擴張,而表皮觸摸起來是平整的皮膚,特別大的嬰兒血管瘤可能會觸摸到動脈的搏動。
- 混合型:同時有表淺型和深層型的血管瘤。
發生原因
(嬰兒)血管瘤與遺傳無關,真正的成因目前仍不清楚,國外研究發現比較容易發生在:白種人、女嬰、雙胞胎、早產兒或低體重新生兒(尤其小於1000克)。
有什麼癥狀
(嬰兒)血管瘤大部分不會造成生命上的危險,約50%發生在頭頸部,其他身體部位也都可能,除了皮膚外,身體深部組織、肌肉內及內臟等,也有可能發生。有文獻顯示,皮膚表面上有大於三處的血管瘤,內臟發生血管瘤的機率會大為增加。皮膚上的血管瘤,特別是發生於頭、頸、臉部,常造成病友外觀上的困擾。有少數長在眼睛、臉、鼻子 及嘴唇周圍的(嬰兒)血管瘤,可能會造成病友視覺、呼吸和吸吮等功能的障礙。臨床經驗顯示嘴唇、會陰處和肛門處的血管瘤,容易發生潰瘍破皮,讓小寶貝進食排泄疼痛不適。此外,(嬰兒)血管瘤過於劇烈的增長,則易造成皮膚疤痕產生。
但是,有一種血管瘤初始外觀跟嬰兒血管瘤很類似,卻是有致命的危險,就是卡莎巴梅癥候群。這種血管瘤會快速消耗小寶寶的血小板,沒有適時的控制會引起多重器官衰竭,所以爸媽們務必注意小小孩的病灶,有疑問請立刻就診徵詢專家的意見。
有什麼併發癥
併發癥不一定會出現,常見的併發癥有:
- 出血
- 破皮潰瘍
- 視覺或聽覺障礙
- 呼吸阻塞
- 骨骼變形
確診與治療
如何確診
目前國內的診斷多依賴有經驗的專業醫生,透過癥狀觀察與觸診來判斷,必要時也可透過相關的儀器檢查來輔佐評估,如:超音波、MRI(磁振造影)或CT(電腦斷層)等。卡莎巴梅癥候群則需要抽血、甚至手術切片來確診。
治療方式
(嬰兒)血管瘤的治療隨著每個人病癥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必須由專業醫師評估。一歲以前是治療的黃金期,甚至有不少專家覺得黃金治療期是8到10 個月前。目前的治療多以藥物、雷射與手術為主,詳細的說明如下:
藥物
- 口服藥Propranolol:目前最常使用的治療方式是乙型受體阻斷劑Propranolol,使用在新生兒效果非常好,可達74%以上,為第一線治療使用的藥物,但這藥會讓心跳變慢,也對糖尿病病友低血糖控制有影響,使用上必須配合醫師密切追蹤,最佳治療時機是出生後到滿六個月前開始服用。
- 口服或局部注射類固醇:若有不適合使用propranolol的情形或者使用後有不良反應,則可考慮改以類固醇治療,用藥也必須觀察是否有併發癥產生。
- Timolol藥水:是一種滴眼劑,可用在局部擦拭較小的、薄的且表淺的(嬰兒)血管瘤,使其縮小。
手術治療
切除手術無可避免地會留下一定程度的永久性疤痕,在決定是否手術時需要考慮這一點。當需要手術時,通常在學齡前進行,以修復(嬰兒)血管瘤造成的損傷或疤痕。以下三種情況適用手術治療:
- 潰瘍或疼痛嚴重,且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 血管瘤較厚、面積較大,且對藥物治療的反應不佳,可考慮即早手術。
- 消退期後,皮膚上留下永久性的明顯疤痕時。倘若醫師預估會留下明顯疤痕,可以考慮即早手術。
雷射治療
雷射是一種高能量的激光,許多人都認為它和輻射線一樣均具有放射性的危險。其實不然,雷射與一般光線性質相近,具有光波(波長)和光量子性。雷射光在整形外科學上,主要目標在於黑色素、人工色素(如刺青)及(嬰兒)血管瘤等病癥;通常雷射多處理色素的部份。
(嬰兒)血管瘤須採用染料雷射治療,雷射以光點或區域為計價單位,因此,治療費用將視治療點數而變動,治療點數多寡,則取決於治療區域大小、深淺、密度等。但雷射並非萬能,不同的機種,波長均有其特定治療對象,故術前與醫生的溝通、評估及術後的照護均是達成最佳療效的途徑。
什麼時候需要就醫
及早就醫
如果您認為寶寶身上的胎記可能是(嬰兒)血管瘤該怎麼辦?我們建議「早期確診」,盡早帶寶寶給專科醫師看診,了解醫師對疾病的診斷及醫療建議,因為若確診是血管瘤,且須治療,則必須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期,另方面,及早掌握病況與預先規劃、準備,也能降低家長的擔心徬徨。
- 潰瘍或疼痛嚴重,且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 血管瘤較厚、面積較大,且對藥物治療的反應不佳,可考慮即早手術。
- 消退期後,皮膚上留下永久性的明顯疤痕時。倘若醫師預估會留下明顯疤痕,可以考慮即早手術。
把握黃金期
美國兒科醫學會 (AAP) 2019年公布的治療指引,建議下列併發癥風險高的(嬰兒)血管瘤寶寶應該要在出生後一個月內尋找專科醫生進行評估和可能的治療,以防止這類血管瘤在增生期間變得更大,或是讓它們收縮得更快:
- 造成永久性顏面損傷的可能性;
- 危及生命的併發癥;
- 功能障礙;
- 潰瘍;
- 潛在的異常。
須積極治療的情況
大部分的(嬰兒)血管瘤會自行退化甚至消失,但如果(嬰兒)血管瘤出現有下列情況時,須考慮積極治療:
- 生長速度非常快時。
- 生長在會妨礙功能的地區,如眼睛周圍、鼻腔裡面、口腔裡面或耳道裡等。
- 很大而容易出血時。
其他注意事項
應早期就醫確診
由於很多疾病都會以「胎記」的形態出現在寶寶身上,因此,當發現寶寶身上出現疑似血管瘤的胎記時,建議要盡快就醫確診是怎樣的狀況或疾病,可就醫科別為:皮膚科、整形外科及小兒科。
可尋求第二意見
許多陽光的血管瘤病友家長表示「醫師說血管瘤會自己消,先觀察就好不用治療」,但眼看血管瘤一天天增大,或是孩子過了三歲還沒有開始消,心中日益焦慮不安。由於「觀察與等待血管瘤消退」並不適用於所有血管瘤寶寶,我們建議家長可同時尋求第二意見,聽聽看另一位醫師的見解再綜合評估,也歡迎來電陽光基金會,社工可提供您就醫諮詢、家長經驗分享安排等服務。
相關影片
請觀賞陽光基金會錄製的「血管瘤醫療講座」影片
相關資訊
陽光基金會的網路資源
國內的病友團體
- FACEBOOK社團:小草莓俱樂部 (*私密社團)
- Line群組:小草莓打氣團
其他國外的病友團體
- FACEBOOK社團:Hemangioma Parents Group (*私密社團)
參考文獻
-
Krowchuk, Daniel; Frieden, Ilona; Mancini, Anthony; Darrow, David; Blei, Francine; Greene, Arin; Annam, Aparna; Baker, Cynthia; Frommelt, Peter; Hodak, Amy; Pate, Brian; Pelletier, Janice; Sandrock, Deborah; Weinberg, Stuart; Whelan, Mary Anne (January 2019).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fantile Hemangiomas". Pediatrics. 143 (1): e20183475. doi:10.1542/peds.2018-3475. PMID 30584062
-
Darrow, DH; Greene, AK; Mancini, AJ; Nopper, AJ (October 2015).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nfantile Hemangioma". Pediatrics. 136 (4): e1060-104. doi:10.1542/peds.2015-2485. PMID 26416931.
-
Johns Hopkins Medicine. InfantileHemangioma. 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health/conditions-and-diseases/infantile-hemangioma
-
The Hemangioma Investigator Group (HIG)Infantile Hemangiomas. https://hemangiomaeducation.org/infantile-hemangiomas/
-
鹿基小兒科宋家瑜(2021)寶寶皮膚上長了草莓? 淺談(嬰兒)血管瘤 http://www.rc.cch.org.tw/knowledge_detail.aspx?uID=27&Key=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