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區中心物理治療師 張博翔
每週遍訪中部各地,為口腔癌病友們做術後居家復健。每次上山見到口友大哥、大嫂都令人開朗,看著大哥的抗癌勇氣,以及大嫂不離不棄相互扶持,總不斷提醒著,我不只是一位治療師,更是照亮頭頸癌個案抗癌路上的最重要夥伴。
「大嫂,瑪雅蝸牛是什麼意思?」與大哥居家復健第四次後,終於要解答高掛於案家門前的謎底了。
「我是瑪雅!他是蝸牛!他從年輕動作就很慢,我們都叫他蝸牛!」大嫂說。
「我是蝸牛!」大哥在一旁應聲。
每次上山時,我都會和大哥一起複習衛教的復健運動,這時總會聽到大嫂在一旁以母語叮嚀大哥。聽起來像是叨唸大哥一定要聽話好好做復健,就像是無論什麼困難,瑪雅跟蝸牛都會一起攜手共度。

大哥與大嫂一起經營「瑪雅蝸牛炸物」。
頭頸癌術後復健介入的首要任務,往往是要減少因結構切除及放射線治療副作用造成的種種功能限制(如張口幅度受限、無法由口飲食等)。冬天的到來,對口友們是一大挑戰,氣溫降低會導致頭頸組織更緊繃、無法協調地做出動作,需要治療師評估後給予適合的動作指導,以克服動作控制不佳的問題。
在癌友克服困難的道路上需要足夠的耐心,除了復健運動訓練上造成的疲累及不適;也許為了穩定病況需反覆入院治療,這時家人與重要他人的支持是最無可取代的無價寶藏!
**謝謝您,您的支持將幫助陽光提供這些朋友完善生心理重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