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倡導組社教督導 黃一翔
「這個月都沒見到你,你跑去哪了?」同事低聲問道。
「我去了一趟尋光之旅。」我回答道。
2024年的暑假,陽光為了推廣國小階段不同年級層的教案及教材,啟動《尋光校園-臉部平權國小教育計畫》,在全臺舉辦共11場的教師研習。作為此次計畫的講師,我踏上了11座城市,展開一場又一場巡迴講座,期待與各校老師們攜手建立孩子「同理」與「換位思考」的重要態度,將臉部平權觀念從小扎根,讓每個人都不會因顏面外貌失去自我實現的機會!
導論課程裡,老師們專心筆記與聆聽。
「那你肯定很累吧?」同事聽聞後關心地說道。
答案是肯定的!扛著舟車勞頓的身體,整整三個小時從理論到實作的研習課程,著實感到些許疲累,然而想到每位自願犧牲暑期時光的老師,讓我從心底產生源源不絕的力量。
低年級教案實作,老師們專注參與。
「我覺得…」、「或許也能…」、「這不只可以…」、「還有一種可能是…」老師們在實作教案中此起彼落地討論著。
老師們一方面驚嘆著教材的新穎與精緻,同時不忘用自己的帶班與教學經驗,給予十足珍貴的建議與回饋;一方面流露出對於社會存有外貌歧視與偏見的遺憾…。這些認真與專注,有如一道光,而我尋著光往前,逐漸靠近這些教師夥伴,一切值得,疲憊早已不是我所在乎的事情。
中年級教案實作,老師們發揮創意繪畫。
「這場研習,不只了解到『臉部平權』,也讓自己學到換位思考,在過程中感覺自己被同理,不但更認識自己,也意識到要『打破框架』。」離開前,某位老師來到我身邊說著。
我不曾想過這場研習能帶來這樣的效果。起初,只是單純地期待教材能被老師們吸收,順利帶到學生的課堂中。後來回憶起研習片段,每當談論起班級的孩子,老師們不時露出些許無奈與感嘆的笑容,仔細想想就能理解,平權的相關內容早都有在日常生活中提供給孩子,只是往往回到與孩子們的真實互動中,卻不見得看到理想中的狀態。每當這樣的情況一再發生,都消磨著老師們的熱情。老師的回饋讓我放在心中許久,很高興這場研習成為一道光,照進逐漸灰暗的心房,而他們也正尋著光展開旅程。
高年級教案實作,老師透過3C體驗。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泰戈爾《用生命影響生命》
我將這句話放在每一場研習的最後,提醒自己,也與老師們共勉,更期待能組織更多同盟的夥伴,一同將光亮投向更多校園與照亮學子的幸福之路。如果說多元與平權教育是條偉大的航道,陽光將不遺餘力,在這條航道上全速行駛,而身為這艘船的船員,我也持續竭盡所能並真心期盼著,那些受了傷,感到孤單的靈魂,能在他們生命最絕望的時刻,透進一道穿越無數障礙的光,尋著這道光,他們能走出迷茫不再失落。
研習後老師的問卷回饋小驚喜。
後記:
「有時候,不只是別人的霸凌,也有自己在霸凌自己。在潮流的影響下,因為達不到某種外表的樣子而顯得害羞寡言,不敢跟人對視,慢慢失去自信,這跟他人霸凌一樣可怕吧…。」談起外貌歧視與霸凌,老師這麼對我說。
結束研習的兩週後,陽光收到電臺邀請上節目分享。為了回應主持人的問題,我找了幾位熟識的老師了解校園外貌的霸凌經驗。看著老師回覆的這段文字,我許久沒有動作,眼眶泛著淚。
我不曾想過用「自我霸凌」來思考這些孩子的狀況,宛如成為了他們生命當中不可承受之重…。然而想起身旁的小陽光們,也曾有人因為自己明顯的特徵受到許多社會的負面標籤,更有人在不被抱有期待的環境下活著,最後,這些標籤伴隨著他們的成長,使他們有許多的退卻與自我懷疑,在最能享受純真的校園時光裡,承受著無以計數又無以名狀的傷默默長大,而這一切可能只因為社會帶來的恐懼、排斥與不理解。
如今,尋光校園已啟動,期待這些光能投向承受著痛苦的他者,尋著光前進,終有一天,他們能成為自己生命中的太陽,不再需要借助他人的光,也或許,他們能成為另一個人生命中的光,開啟另一個人的尋光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