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東工作站助理社工員 張佑安
陽光服務的口腔癌病友廖阿姨,現在每天健走一小時。她與我們分享,「還沒有疫情前,我健走時沒有戴口罩,別人怎麼看我的臉和穿著,我都已經覺得不重要,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我現在只想把自己照顧好!」
三年來不斷進步的廖阿姨
初訪廖阿姨,我印象很深刻。
廖阿姨和兩隻小貓從房內一起走出迎接我,中氣十足的招呼,「歡迎!歡迎!趕快一起來這邊坐!」很難想像,眼前神采飛揚的她,60歲罹患口腔癌第四期,歷經三年癌癥切除、頸部廓清術、氣切、鼻胃管進食、復發切除手術、放化療…到現在能樂觀坦然迎接每一天,繼續進步。
三年前,廖阿姨在臺南接受第一次手術,經由醫院社工轉介,由陽光臺南工作站提供復健服務。一個月後廖阿姨獨自回到臺東,由陽光臺東工作站接手,持續為廖阿姨提供營養補助、復健及居護衛教服務,給予她關懷與支持。但去年廖阿姨癌癥復發,再度切除病灶,舌頭不太能活動也難以進食,只能自行管灌進食。為幫助廖阿姨儘早可以自行以口進食,陽光治療師到廖阿姨家為她居家復健,她也非常認真執行治療師交待的功課,經過兩個月的努力,廖阿姨已能重新品嘗食物的美味。
現在的廖阿姨已能重新自理生活。
照顧好自己,做好每個清潔動作
阿姨大方拿下口罩露出術後疤痕,與我分享她回診追蹤穩定的好消息及照護疤痕遇到的問題。「妳看這個縫合處,是整形外科醫師手術時重新幫我再處理過的!」阿姨滿意的說,「吃東西時嘴巴可以張更大了,也變較好看!只是這個縫合處,常因吃食物沾到口水,皮膚變得很脆弱,容易有傷口,要更小心清潔才行!」阿姨也和我分享她口腔護理的近況,全部清潔護理工具都乾淨整齊的放在洗手臺旁及櫥櫃上。術後疤痕維護與口腔清潔需要繁複的照顧步驟,但阿姨都確實執行,才能維持現在良好的狀態。我稱讚她,「阿姨,很棒耶~妳把自己照顧得很好喔!下次我再請護理師來家裡讓妳諮詢,討論怎麼把嘴邊縫合處皮膚保護好,才不會常常有傷口。」阿姨害羞的說,「沒有啦~不這樣照顧不行!」並同意下次居家護理衛教服務。
重拾生活的美好
阿姨的孩子都已成家,在市區或外縣市工作,治療期間孩子們輪流請假照顧阿姨、互相幫忙,但因為他們還需回到工作崗位,所以自從阿姨拔除鼻胃管後,生活中的一切事務都需親自處理。阿姨給我看她煮的芋頭絞肉蔬菜粥,芋頭的香氣四溢,我問,「阿姨,現在吃東西,感覺有和以前不同嗎?」阿姨回答,「現在比之前還能感受到更多味道了,這都要感謝你們教我復健動作,還常常鼓勵我練習,現在我才能用湯匙自己吃,真的比以前用鼻胃管好太多了!」她也開心分享,「我現在還會在粥裡,加一些自己種的蔬菜喔!如果纖維太粗,就會用果汁機打碎。」
臨別時,阿姨特別帶我到菜園,採下翠綠的大絲瓜要送給我,「謝謝妳們社工一直陪在我身邊關心我。」雖然婉拒了阿姨的禮物,但阿姨的心意讓我很感動,阿姨對生命的熱情是我該學習的。就像阿姨說的那一句,「選擇坦然迎接生命帶來的禮物,是我能做的事。」面對疾病,我看到阿姨從無助、擔憂、看不見未來的方向,到現在能夠耐心與坦然面對。陽光也陪著阿姨勇敢一步步復健,才能有現在的成果,對於生命的意義,也有了不同的體悟與轉化。阿姨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勉勵有同樣經歷的癌友:生命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希望我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我找到了,您呢?
**謝謝您,您的支持將幫助陽光提供這些朋友完善生心理重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