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北重建中心職能治療師 張瓅
早上九點半,和著暖陽及窗外車聲轟隆,「大家早安,要開始復健了喔!」既熟悉又陌生的響起,熟悉的是聲音,陌生的是場景。
Covid-19疫情,打亂許多人的計畫、生活甚至人生,燒傷的傷友更是,身上疤痕不等人,還是會長,還是會限制住關節的活動,還是很難自己穿上壓力衣,以前有社工隨時可以談心、治療師隨時可以諮詢,現在沒辦法了,復健場域暫時關閉了,只能靠自己了嗎?
「傷友不能來,那就我去吧!」臺北重建中心(以下簡稱北重)的資深生服員彩琴二話不說,聽到場域要暫停服務的消息,馬上自願到陽光之家協助大面積燒傷傷友們復健,直到疫情平息、北重再啟定點服務的那一天。希望讓傷友知道,復健雖然從寬敞的復健室換到了家庭式的狹小客廳,變的是空間,不變的是安心的感覺。

彩琴陪伴傷友復健。
疫情期間,跨出家門一步都令人猶豫,但為了傷友的健康及安全,彩琴不只跨出家門一步,更在一夜間收拾簡單行李、放下家中一切,入住陽光之家與傷友們共同生活。每天除了上午、下午提醒傷友開始復健,還要擔任溝通橋樑,協助團隊治療師及社工們聯繫傷友生心理狀態,也及時提供傷友資訊,讓服務不斷線。即便剩下自己在現場服務,工作量遽增,復健上一點也不馬虎,為了因應狹小空間及人手不足,彩琴想到許多協助傷友復健及伸展的方式,例如:透過治療床結合三角板及彈繃,固定下肢增加伸展效果;提醒傷友善用跑步機的扶手做手肘彎曲伸展等等。
復健總有倦怠,在彩琴的引導及帶動下,傷友也進行了分組團康活動,除了放鬆心情,其實也同時在復健,「阿豪在疊杯子比賽的時候,手舉得好高喔!比之前還要進步耶!」LINE上傳來治療師的驚嘆,在彩琴的帶領下,傷友不但沒有退步,反而一天比一天進步,生理及心理都是。
為了照顧傷友,彩琴假日也不打烊,一早起床為傷友準備法式吐司早餐,配料簡單水果為主,但心意滿滿。下午四點,又是一天復健的結尾,疫情尚未平息,但看氣象預報,明天還是個天晴,早上還是暖陽和著那熟悉的聲音。
或許這就是自己和身邊的人都能幸福的日子。
**謝謝您,您的支持將幫助陽光提供這些朋友完善生心理重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