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故事
傷友小右全身36%二、三度燒燙傷,從今年二月底開始穿上壓力衣,由於受傷範圍大、傷口恢復的時間不一,穿壓力衣也得循序漸進。「手臂跟肚子的疤痕跟之前只綁繃帶的感覺不太一樣,」小右解釋:「疤痕生長的時候會很癢,穿上壓力衣可以幫忙緩解。」他表示,肩胛骨附近的傷口癒合狀況反覆,有時甚至會痛到無法入睡,但為了不讓治療效果打折扣,他還是謹遵治療師的囑咐,認真穿著壓力衣做復健。
2022-06-01
陽光之家的工作人員有一句經典臺詞:?住進之家是為了趕快回家!?所以之家的居住服務是為了幫助傷友配合復建計畫,進行生活訓練,然後早日可以展開新生活!有些傷友的新生活從租房子開始。為了幫助傷友銜接離宿租屋的過程更順暢,社工拜訪了崔媽媽基金會,針對傷友租屋常見的困難,向崔媽媽請益,同時了解整個租屋的大環境。
2022-06-01
認識每一個燒傷傷友,都從傾聽一個令人措手不及又不得不面對的意外故事開始。一年前的五月,吳同學和朋友開心騎車出遊,回程卻經歷了一場火燒車意外。他先在意外發生附近的醫院治療近三個月,病情穩定後轉回花蓮,前後將近七個多月才出院。
2022-06-01
即將邁入20歲的小宇,在去年工作時,左手臂意外捲入輸送帶,導致摩擦性灼傷,當時緊急送醫搶救,雖然保住左手臂,但血管、神經及肌肉受損、左肩留下疤痕。在醫院治療的小宇對於未知的復原期感到十分灰心,心想:「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該怎麼辦?」醫院護理師在換藥時介紹陽光基金會,再藉由醫院社工轉介,從此開啟與陽光的緣分...
2022-04-07
在醫院加護病房清醒的那一刻,看見自己全身慘不忍睹的傷口,完全不敢置信這是自己的身體─「我之後會變成什麼樣」、「怎麼照顧家人」、「不能工作怎麼辦」…如巨浪般瞬間淹沒了絕望的我...好希望這一切只是一場惡夢。
2022-04-07
上週五去家訪,還站在門外,大哥就向我招手。走進大哥家,他正躺在家中的椅子上,右側臉頰上傷口已經大到紗布擋不住組織液滲出,雙腿瘦到極致,雙頰凹陷。不知道是痛得說不出話,還是已經不知道說什麼,大哥靜靜注視我並聽我日常的碎念。我走出了家門,心想,等大哥PCR結果出來,就要入院治療了…
2022-04-07
「靜嫄老師!我又要來給你出功課了!(大笑)」早晨一踏進復健室就聽見阿喜爽朗的笑聲,很顯然今天又出現了新的挑戰,於是我們開啟了日常拌嘴模式。「看著你的眼神我就有不祥的預感,感覺又有什麼鬼點子,你還是先不要告訴我好了!」我調皮回應道。阿喜習以為常笑道:「哈哈我不管!我要告訴你!我想拿筷子跟開罐頭吃小菜!」
2022-04-07
幾年前,炳哥發現口腔出現些許紅點,擔心無法負擔醫療費用、影響家庭經濟而遲遲未就醫。直到口腔中紅點範圍擴大且有硬塊,在女兒說服下再次就醫,醫師檢查並確診右頰黏膜癌第四期以及甲狀腺癌的當下,猶如晴天霹靂,炳哥無法接受、灰心喪志,加上不清楚治療所需的花費,不願接受治療。所幸有太太的支持陪伴與三個孩子的鼓勵,炳哥才下定決心積極治療,放手一搏...
2022-04-07
「頑強的疤痕,每天不斷與我拉扯,我必須很努力復健才能與它抗衡。希望能趕快好起來,回到工作崗位、回到正常生活。」這是來陽光復健的傷友李大哥及吳大哥的共同心聲。吳大哥受傷面積20%,受傷範圍集中在上半身及臉部。在陽光重建中心,每天都會看見吳大哥認真復健的身影,吳大哥說,與疤痕抗衡的過程真的痛到很想流淚、常常忍不住嘶吼...
2022-03-08
陽光服務的口腔癌病友廖阿姨,現在每天健走一小時。她與我們分享,「還沒有疫情前,我健走時沒有戴口罩,別人怎麼看我的臉和穿著,我都已經覺得不重要,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我現在只想把自己照顧好!」
2022-03-08